4.打顶整枝摘旁心 通过整枝打顶,摘取旁心的措施,能够促进植株运输营养方向的改变,促进铃重及结铃的增加。当叶枝长出3、4个果枝的时候,摘除顺枝的顶能够促进果枝的健康生长。一般在立秋的前后需要将主茎顶心的一叶与一心摘除掉,这是为了让上部果枝能够更好的伸展。打顶能够除掉空枝,这是为了改善棉田通风和透光的条件。在打顶步骤完成后,需要用一些缩节胺来兑水封顶,以保障控制好上部果枝的生长,防止生长过密。 5.排水清沟防脱落 湖南棉田的地下水位高,多雨时节易发生暗渍阴涝现象。棉花花铃期处于多雨时节,此时受阴涝影响棉株易发生倒伏。所以,在雨后,种植人员要注意排水的工作,及时清理沟渠,保证排水的顺畅。护理爽土,防止蕾铃脱落。 五、棉花吐絮期的管理 1.生长趋势 棉株吐絮期的生长趋势:八月时仍较嫩,到了九月不出现衰落现象,处暑后出现开双花现象,白露过后,叶片开始褪色,十月最初开始吐絮。 1.1早衰棉花:八月下旬,棉株的上部开花停止,下部开始吐絮,中上部茎叶开落发黄,直至凋落枯萎。十月上旬,其吐絮铃比率大于80%。 1.2迟熟棉株:九月下旬,棉株下部吐絮时,幼铃的数量持续增加,茎叶仍保持绿色。白露之后,下部叶片仍迟迟不落黄,十月前吐絮铃数极少。 2.对肥水的要求及根外追肥 吐絮期间植株需要的氮元素,占棉花生长过程中总需氮量的5%,磷占14%,钾占11%,需水量占10%~20%。棉铃的发育吸收了棉株体内90%以上的有机养料。吐絮期间,棉株根系吸能能力减弱。需要采用根外追肥的方式增加肥料的供给,弥补植株的养分,避免棉株早衰脱落。从初絮期开始,每周需要喷施叶面肥2-3次,周期为7天。 3.栽培注意要点 吐絮其栽培为了促进棉花早熟,防止其过早衰退,增加铃重,防止烂铃发生等目的。栽培重点为: 3.1排渍防旱。在秋旱的年份,初絮期,棉田土壤的水分不足,应及时采用沟灌。遇到雨分多的年份,需要种植员及时排水,清理沟渠,以降低棉田的湿度,保证植株适时成熟。 3.2整枝去叶。进入吐絮期后,种植员仍然需要重视棉株的去叶、整枝工作。确保田间通风、透光条件良好,使有机养分集中于棉铃,防止烂铃。 3.3推行并垄。对于某些田间湿度过大、庇荫较严重的棉田,可以实行并垄,将两块棉田合并,增加棉田的透光性和通风性降低湿度,增高温度,以达到减少烂铃的目的。在实行并垄的时候,需要注意防止棉株收到机械损伤,避免因机械损伤而造成的蕾铃脱落。 3.4防治害虫。红铃虫、棉叶蝉、棉铃虫等都是吐絮期常见的害虫,要想在田里喷农药杀虫,就必须得等到九月下旬。除此之外,在晒花时也要注意杀除仓库货场地中的幼虫。 3.5防烂铃。一般棉花会有百分之15的可能性发生烂铃。严重时可能会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可能性。引起烂铃的病菌主要有炭疽病、棉铃红腐病、黑果病等组成。(1)降低田间湿度,实行并垄;(2)改善田间透光通风条件;(3)控制病菌蔓延;喷洒杀菌剂。 |